提要文摘: | 《本草崇原》三卷,清·张志聪(字隐庵)撰,高世栻(字士宗)补订。成书年代未详。首刊于乾隆三十二年(1767)。本书始由张氏初创,书未成而殁,继由弟子高氏续成,后王琦访得副本,将其收入《医林指月》丛书,刊行问世。全书共载药 289 种,其中《本经》药 233 种,附品 56 种,按照上、中、下三品药分为三卷。各药首列药性正文,包括药名、性味、功效、主治等,多摘录《本草纲目》所载《本经》条文;次为小字注文,列述别名、产地、形态、优劣,对药物品种考订颇详,并记述当时常见混淆品种及鉴别要点;最后为阐释,着重探讨药性本原,少数药物在阐释之后还附有按语,就某些疑误之处加以辨正。本书着重对药性本原的阐发,每从药物性味形色、生成禀受及阴阳五行之属性等入手,结合主治疾病产生的机制,阐明《本经》所载药物的功效。陈修园《医学三字经》认为张、高二氏“各出手眼,以发前人所未发”。清末仲学辂《本草崇原集说》即在本书基础上撰成。《本草崇原》是一部注释《神农本草经》的药学专著,张氏认为《本经》“词古义深,难于窥测”,该书可以作为研究《神农本草经》的基础和指引。同时,张志聪重视五运六气之说,该书对于研究药物与五运六气的关系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。 |